(转载于《香城都市报》2018年5月24日第9版)
息肉是起源于腺上皮组织黏膜上突起的赘生物。上至鼻腔、声带,下至 直肠、宫颈等,都有可能会出现息肉,人体的胃肠道黏膜,也是息肉好发的 部位。提起息肉,很多人也许会觉得不以为然,完全不当一回事,他们常常心存侥幸地认为,不就是那么一丁点的赘生物嘛,何必大动干戈呢。对此,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血液内科主任李志坚称,一般情况下,炎性息肉是不会发生恶变的,临床上多以便血为首发症状,表现为间断性大便带血,多为鲜红色。但腺瘤性息肉如果长久存在于肠腔内,则有恶变的可能。
什么是结肠息肉?
李志坚称,结肠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结肠粘膜表面病变的总称。在胃肠道息肉中,以结肠最为多见,尤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甚。根据息肉的特征可分为幼年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、淋巴性息肉、炎症性息肉、腺瘤等。炎性息肉是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,错构瘤型息肉具有家族遗传倾向。
结肠息肉会出现的症状?
“大肠息肉患者,往往没有任何不适感,多数是因为其他病因,如慢性腹泻,或者排便习惯改变,或者便血等, 行结肠镜检查时被发现的。还有这样一种情况,家族中有好几个人患有息肉病,这种病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,有一定的遗传性。结肠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现便血,但不少人会把大便出血误以为是痔疮的症状,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。”李志坚指出,痔疮引发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后滴血,呈鲜红色,而且在平时并不会出血。但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常混杂在便中间。
他表示,一旦患者出现大便习惯改变。包括大便时间、次数的改变,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。特别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,或者引起腹痛的时候,切不可掉以轻心,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,以便对症治疗。
结肠息肉的分类
“结肠息肉可小至芝麻、绿豆,直径仅几毫米,也可大至核桃,直径有2—3厘米,数量从1个至数个不等。平时最多见的息肉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。前者与大肠炎症反应有关,后者则由于结肠粘膜表面细胞更新的不平衡引起。”李志坚称,炎症性息肉在 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,而腺瘤性息肉,一般不会自行消失,如果长久存在 于肠腔内,则有恶变的可能。 “
结肠息肉的预防
预防肠息肉的秘诀十分简单,就是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累积,因为酸化的体液环境,是正常细胞突变的肥沃土壤,调整体液酸碱平衡, 是预防细胞增生和突变的有效途径。”李志坚称,日常生活中,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戒烟限酒。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,不吃过热、过冷、过期 及变质的食物;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 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。
此外,保持良好的心态,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,加强体育锻炼,规律生活等都是预防肠息肉的必要措施,不过它不是治疗肠息肉的医疗手段,患上肠息肉一定要到正规的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。